第二百零七章 两宫的新红人
来了,这些是大数,其民间尚有些许小的,待访查明白后,再行追索。’ 旨:‘大数都要回来了,小数便不急了,回头慢慢访查便是。要回来的这些,总是你的功劳。’ 对:‘臣份内之事,敢不竭心尽力。’ 恭邸言:‘他办事一向很好。’ 旨:‘你的《西国孝歌略论》、《西国圣道考》写得甚好,洪钧的《使西日记》也写得好,我们同皇上看了,眼界都开了不少。’ 对:‘臣等怕别有用心之人刻意蒙蔽圣听,不欲使皇太后皇上知晓外边的事,是以将外间所见实情尽力详述。’ 旨:‘这些事情,岂是他们想瞒便瞒得住的?你们写的这些,总要让更多的人看到、知道才是。’ 恭邸对:‘已著令总署刻录,发往诸部院,认真研读。’ 东太后旨:‘翰林院最是该读一读的。’ 恭邸对:‘是。’ 良久。 旨:‘你就跪安罢。’ 退至原位,跪称:‘臣林义哲跪请圣安。’掀帘退出,时未正一刻。” 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 《翁同龢日记》:“……今日观林义哲所著《西国圣道考》,讶甚,西国之崇圣教,余今日始闻也。……余从未闻伏尔泰其人,而其文述伏氏之尊孔圣如此,余疑其专为媚上之作,混淆视听。阴使人至西所,就其文中所言,问诸通事,答以确有其事,伏氏乃法国大贤,为西洋各国所尊崇,其余文中所引,亦非虚诳。……反复详究,终觉其文不妥,研读至夜,竟不能寻一词驳之。此子之才,甚可骇也!” 天津,大沽口。 李鸿章站在码头,负手而立,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