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大国烹小鲜,除沉疴下猛药
厚的底蕴,又有圣人在背后支持。    监国二十年,平衡朝堂内外,并不稀奇。    但太子还是缺一个人,缺一个愿意做孤臣、直臣,且还没有任何家族背景、门阀勾结,不受地方府州牵绊、不被武勋贵胃束缚的人!”    燕王白行尘面容沉静,轻叹道:    “我说老三你是兄弟里头最机灵的,果然没错。    身在江南,却对朝堂局势变化把握得这么清晰,看得这么明白。    可你花这么大的代价”    宁王并没有因为这一句赞赏,从而露出喜色。    1    他立足于底楼,万千灯火投落亮光,映着青色团龙大袍。    相比起气度,这位向来低调的三皇子,还要胜过燕王一筹。    “太子殿下肯定会让纪九郎去辽东,先除掉扎根多年的四侯八将,削掉武勋的羽翼,顺势立威,拿住兵权。    然后就是尾大不掉的淮西功臣,凉国公杨洪、韩国公虞照、泰元侯谢瞻云……迟早都要被剪除。    朝廷就是一方池塘,大鱼太多,吃尽小鱼,活水也要变死水。”    提及这些当朝重臣,宁王语气并不激荡。    如云澹似风轻,缓缓说道:    “太子殿下想得没错,但未必能够如愿施行。    这帮武人手里握着刀,逼急了,什么都做得出来。    造反的胆子,他们未必敢有。    1    可助皇子夺嫡登位,换一个储君,却不是不行。    我敢与二哥打赌,只要纪九郎踏入辽东,要么他惨死在白山黑水;    要么他当真是不世奇才,强龙斗过地头蛇。    前者,东宫震怒,但却无济于事。